思科與佛光大學簽署 MOU 攜手推動 AI 發展

思科(Cisco)與佛光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(MOU),共同建置以 AI 為基礎的智慧影像分析平台。該平台將串接校園攝影機,進行資料收集與管理,並應用於多項功能分析,如危險偵測、異常事件告警、遺留物品辨識、校園車速警示及逆向車輛識別等,協助保全人員即時採取必要行動,全面提升校園的智慧化與安全性。同時,思科也將「思科網路學院」的資源引入佛光大學的教學環境,推動全方位的 AI 學習計畫,強化師生在 AI 領域的實力與競爭力,進一步支持台灣 AI 人才的發展。

 

 

思科自 2018 年起導入台灣數位加速計畫(Taiwan Digital Acceleration,TDA),透過與政府、產業及學界的策略合作,全力推進社會各層面的數位化發展。該計畫目前已進入第三階段,聚焦於人工智慧(AI)驅動的智慧轉型,同時積極培育產業人才,為台灣的數位發展持續挹注資源。

 

AI 助力提升校園管理,保障校園安全

 

佛光大學位於宜蘭礁溪的山區,校園佔地 57 公頃,地形起伏且環境多變,加上經常有野生動物出沒,為校園管理帶來諸多挑戰。透過此次合作,思科將運用先進的 AI 影像分析技術,全面提升校園的安全管理。

 

該計畫將於校園內安裝具感應功能的高畫質鏡頭,結合智慧影像系統、高效能 GPU 伺服器及影像分析平台,實現異常活動的識別、追蹤與警示。系統可快速提供準確且即時的資訊,以利校方應對各類突發情況。不論是道路安全問題、或發現野生動物造訪校園等,系統都能即時發出警報,顯著強化校方掌握校園每個角落的安全。

 

思科台灣總經理林岳田表示:「思科致力於運用人工智慧創新,推動各行各業的應用。本次與佛光大學的合作,不僅運用 AI 影像分析平台來提升校園安全,還結合我們的技術與資源,為教職員和學生創造更安全的學習環境。同時,我們也持續深耕 AI 人才培育,將思科網路學院的資源融入佛光大學的課程,為師生提供先進的 AI 技術教學與研究環境。透過此次合作,我們期望實現技術與教育的雙贏,共同為未來的智慧校園奠定基石。」

 

深化產學合作 AI 應用導入校園

 

自思科網路學院(Cisco Networking Academy)進駐台灣以來,已培訓超過 17 萬名學員,協助台灣數位人才提升技能,並與時俱進地納入 AI 相關課程。透過網路學院的資源,佛光大學師生將能深入學習 AI 技能,未來雙方還計劃共建 AI 實驗室,作為 AI 應用研究與實作的核心基地。該實驗室將提供完善的人工智慧應用基礎設施解決方案、優質教材及課程,確保 AI 知識能有效融入教學,提升學習成效。這項合作不僅呼應教育部支持 AI 發展的政策,還將進一步強化台灣在 AI 領域的競爭力,為人才培育和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
 

佛光大學校長趙涵㨗表示:「與思科的合作,使佛光大學在 AI 智慧校園安全管理上取得重要突破。具彈性的解決方案不僅能應對未來場域擴充,還可導入更多元應用,為教職員與學生打造更安全的學習環境。同時,佛光大學已將 AI 納入課程,並採用 16+2 周多元學習模式,讓師生深入掌握 AI 知識與技術,接軌國際趨勢。結合思科網路學院的資源,將進一步提升學生專業技能與實務經驗,確保畢業後具備就業競爭力。」

 

佛光大學未來期盼能運用 AI 技術開發更多應用場景,如校園中的方向指引或學生情緒辨識,進一步提升校園生活品質。面對人工智慧發展可能帶來的隱私問題,校長趙涵㨗表示,學校將秉持創辦人所提倡的「三好精神」——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,在尊重師生隱私的前提下運用 AI 技術。這與思科提倡的透明、公平與包容的人工智慧原則不謀而合,雙方也期待透過更多合作,共同實現科技向善的價值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