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全球震不停!從緬甸強震,到美國當地時間 14 號上午,美國加州聖地牙哥發生規模 5.2 淺層地震!最近常發生地震的日本,也觀察到不尋常現象!根據《中國放送》報導,從日本兵庫縣延伸至山口縣的「中國山地」部分區域,近兩個月小規模地震頻繁,觀測次數超過 1300 次。
地震發生區域附近有活火山和多條活斷層,這種不同以往的奇特地震活動也吸引了專家的關注。《中國放送》報導,靠近山口縣的「中國山地」部分區域 2 月開始地震活動頻繁,且發生的都是難以感受到搖晃的小規模地震,截至 4 月已發生超過 1300 次,芮氏規模最大僅 1.8。
《中國放送》報導,靠近山口縣的「中國山地」部分區域 2 月開始地震活動頻繁

根據 TVBS 新聞網外電報導,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教授西村卓也指出,從 3 月中旬開始,該區域每天發生數十次非常小的地震,「這是有些不尋常的活動,我們正在密切關注。」西村表示,這些地震的震源深度介於 30 公里至 25 公里之間,有移動的特徵。最初從 40 公里深開始,然後逐漸變淺至大約 25 公里,之後在 25 至 30 公里之間移動。水平位置也有從西向東移動的趨勢。由於存在移動現象,他推測是地下深處的流體向較淺的地方上升,在流體移動時引發地震。西村研究 2024 年 1 月石川縣發生的能登半島 7.6 地震時發現,早在地震發生前,流體已經從地下深處上升至地表附近,可能導致活斷層受到刺激。而這次發生微小地震的中國山地區域周圍存在多條活斷層,日本中國地區僅有的兩座活火山之一「阿武火山群」也位於此地。對此,西村表示,考慮到地震震源的位置和深度,該區域不太可能因此引發大地震,目前也很難認定這些地震與火山活動有直接關係。但如果震源變得更淺,或者觀測到與地震相關的地殼變動,就有必要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。

日本山口縣山區 2 個月地震 1300 次 專家觀測「震源變淺」:不尋常
日本山口縣北部及萩市郊外山區,近兩個月來地震頻率增加。據日本媒體《RCC NEWS》報導,今年 2 月以來,山口縣山地部分地區的地震活動異常頻繁,至今已經觀測到超過 1300 次微小地震。這些地震雖然震度不大,人們無法感覺到,但背後的原因引發了專家們的高度關注。這些地震主要集中在山口縣北部、萩市郊外。據 RCC 氣象中心的氣象預報員岩永哲表示,從氣象廳的網站上可以看到,萩市郊外區域出現了大量小圓點,顯示該地區接連發生小地震。特別是最近一個月來,地震次數顯著增加。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的西村卓也教授指出,這些地震活動可能與地下「像水一樣的流體」移動有關。該地區周圍有多條活動斷層和活火山,這些因素可能共同作用,導致了這些不尋常的地震活動。
日本大地震機率增至 80%,中國駐日使館發文示警
另外,4 月 14 日,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文示警,提醒中國公民注意要特別注意防範地震災害。文中引述日本政府評估報告指出,大地震可能波及西起沖繩、東至福島的廣大區域,導致 29.8 萬人死亡,造成 1.8 萬億美元經濟損失。
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提醒,日本是地震多發國家。去年 8 月位於南海海槽西端的宮崎縣發生 7.1 級地震,日本政府發佈了「巨大地震提醒」。據日本媒體報導,3 月 31 日,日本政府公佈最新南海海槽大地震風險評估報告,將未來 30 年日本發生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概率從 70% 提升至 80%,稱地震可能波及西起沖繩、東至福島的廣大區域,導致 29.8 萬人死亡,造成 1.8 萬億美元經濟損失。

南海海槽是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的邊界,是大地震頻繁的隱沒帶之一。根據大陸學者的數值模擬結果,日本南海海槽如果發生巨大地震,海嘯波將在 6 到 11 小時後影響大陸華東沿海地區。按 9.1 地震計算疊加地形影響,到達華東地區海岸線的海嘯波最高可達 3 公尺,具有一定破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