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8 連假期間,我拿著 iPhone 16e 去了台北松菸一趟,測試它的相機、5G 的連線速度,跟 iPhone 16 做了對比,回到家經過了一個晚上,我到了機場,用 5G 下載了幾個應用程式,測試他的效能跑分結果,最後我來到首爾仁川機場,簡單測試幾個 AI 功能、以 100% 的音效外放 NETFLIX《我獨自升級》約 20 分鐘,最後我在飛機上,使用 AirDrop 一如往常地完成這份評測,電力還有 23%… 壹哥幾乎模擬了一般人日常會使用的所有功能,本篇,來跟大家分享我的使用心得,以及它真正適合哪些人。
*開箱:
iPhone 16e 雖然是 iPhone 16 家族,不過盒裝卻給它一個正面的圖像,而不是背面的圖片,這一點讓我覺得有些吊詭,盒裝內容提供手機、Type-C 傳輸線,而且是編織線,然後是退卡針跟說明書,正如其他最新的 iPhone 一樣。
*外觀:
在外觀方面,一如先前看到的,它採用了方正機身設計,厚度 7.80 mm,重量大約 168 克,全機支援 IP68 防塵防水 (在最深達 6 公尺水中最長可達 30 分鐘)。正面採用全螢幕 OLED,支援全螢幕手勢、也有 FaceID,但它是瀏海、不是動態島,螢幕邊框略厚於 iPhone 16。
跟 iPhone 16 對比,它的機身也沒有 iPhone 16 那般圓潤,材質的部分使用的是霧面鋁合金邊框跟玻璃機背,同樣具備抗指紋,但是不耐刮、而且背後不是注色玻璃,正面也改為第一代超瓷晶盾防護玻璃,這是蘋果為它下的第一筆刀。
*iPhone 14 的螢幕體驗
螢幕體驗上,如果跟 iPhone SE 2022 相比,它配備更大更好的 6.1 寸 OLED 顯示面板,跟 LCD 螢幕根本無從比較,所以我拿他跟 iPhone 16 相比。
大致上來說,它具備祖傳的 60Hz 螢幕、460 ppi 解析度,最大亮度 800 尼特、峰值亮度 1200 尼特(HDR),這跟 iPhone 16 使用的新一代超 Retina XDR 顯示器具備的 2000 尼特戶外峰值亮度、1600 尼特峰值亮度 (HDR) 跟 1000 尼特最大亮度 (標準),以及 1 尼特最低亮度,等級是有明顯差異的。
即便如此,我在台北松菸在戶外用它來查詢重機展跟蠟筆小新的資料,在戶外拍攝時,他也都還看得清楚,白天在室內亮度極高的仁川機場手持 iPhone 16e 觀看影片,其 實 也 都 還 看 得 清 楚啦!但我必須要說,這支手機,它不管是外觀、還是螢幕體驗,它的等級貼近於 iPhone 14,這是蘋果為這支手機下的第二筆刀。
*超強 A18
第三筆刀是 GPU,雖然我在之前發表時有介紹過 iPhone 16e 的 A18 晶片屬於 GPU 閹割版本,核心數對比 iPhone 16 Pro Max 的 6 核心、iPhone 16 的 5 核心,它的 GPU 僅有 4 核心,CPU 的部分維持 6 核心。
不過具體日常體驗來說,我感受不出任何比 iPhone 16 慢的地方,只有在玩遊戲過程中,會感覺流暢度差那麼一點,而且是恨細微的,需要玩遊戲大約 30 分鐘,也就是歷經兩次團戰,才會有點感覺,實際跑分來說,大家可以看一下,它在圖形運算分數仍維持驚人的 2 萬分以上,而且不管是光追效果、3D 運算分數,歐已經超越 Androiod 陣營現有旗艦機,同時在 CPU 分數也可以說超越高通 S8 Elite 旗艦機,下面跑分結果,提供給大家參考:
*貼近 iPhone 16 的相機
iPhone 16e 配備一顆 4800 萬畫素融合相機,自拍鏡頭維持 1200 萬畫素,光圈ƒ/1.9 。我試圖拿它來與 iPhone 16、iPhone 15、iPhone 14 Pro 做了對比,iPhone 16e 的主相機很耐人尋味,它很像 iPhone 15、iPhone 14 Pro 的主相機,但是從感光能力、動態範圍、發色來看,又感覺很像 iPhone 16。
iPhone 16e 各場景實拍(原圖上傳無後製):
為了讓大家清楚我說的,下面提供各環境與場景的 iPhone 16、iPone 16e 雙機對比照片,我認為除了自拍人像的顏色跟淺景深效果兩者還是有明顯差異之外,其他的部分不管是拍攝建築、逆光拍攝、人像拍攝,其實都相差不多:
具體來說,蘋果下了哪些刀呢?從技術規格來看,iPhone 16e 對比 iPhone 16,少了一顆超廣角,無法拍攝超廣角畫面、拍攝景深照片之後,它無法進行焦點控制,少了微距拍攝功能,當然也不能拍「空間」照片或影片,就連攝影風格,都是 iPhone 15 的。
上述的「刀」當中,我覺得空間拍攝跟攝影風格倒是還好,前者還在發展初期、後者有其他 app 可以取代,最傷的是蘋果為 iPhone 16e 刀掉了超廣角,這讓它一口氣被砍掉了許多 iPhone 的拍攝優勢,最基本的超廣角拍攝大景與 vlog、近期很紅的微距拍攝、以及拍攝後調整對焦等功能。
這不是因為我現在是旗艦機的用戶才這麼說,過去幾年來我所評測的中階機甚至入門機,全部都是針對標準版 iPhone 數字系列而來,它們全都擁有標準鏡頭與超廣角,近幾年甚至還有高畫素長焦的發展趨勢,這些讓中階機的用戶,漸漸習慣超廣角的魅力,而 iPhone 16e 在這一個區塊,就顯得弱勢許多。
倒是因為 A18 晶片的關係,iPhone 16 獨特的空間音訊帶來的「混音」功能,並沒有被移除掉,而且還具備前後鏡頭 4K@60 拍攝,這點對於有拍攝需求的人而言,是非常好的。
*你不知道的 5G+WiFi 6
iPhone 16e 改用了全新 Apple C1 這是一組晶片,關於這組晶片我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,畢竟 iPhone 有一陣子使用的是非常耗電、訊號又糟糕的 intel 數據晶片,這次改用 Apple C1 ,Apple 並沒有詳述,但是從一些海外媒體測試得知,Apple C1 只支援 Sub-6 5G,不支援 5G 毫米波(mmWave),雖然 iOS 的系統功能跟既有的 iPhone 16 一致,但整體速度表現,不管上傳還是下載都有差。
下面我特別與 iPhone 16 在桃園機場相同位置使用台灣大哥大的 5G 測試,可以發現不管是化妝品區,還是靠近 Check in 的室內區(因為桃園機場的設計,我會稱之為戶外區),速度上都比 iPhone 16 慢,這方面與過去一週使用手機進行前期測試的部分媒體相當,所以應該不是我的問題,我還在上廁所的時候,順便做了測試,速度也是大受影響,當然,以台灣來說,室內、地下室本來就是台灣大哥大的 5G 弱勢,但實際上確實 Apple C1 是不如 iPhone 16 所採用的高通數據晶片那般的旗艦。
我認為這個速度差異,不會影響 WiFi 連接,Apple C1 跟 WiFi 晶片是分開的,只是 iPhone 16e 只支援到 WiFi 6,也少了 Thread 網路技術,或許這也是蘋果下的刀,畢竟除了我們這些科技愛好者以外,許多人家中的路由器甚至還只是 WiFi 5 而已。
*比 iPhone 16 更長的電力
這是我比較意外的地方,我這次在 24 小時內,iPhone 16e 螢幕使用時間約 3 個小時,電力剩下 23%,我認為這已經超乎日常使用經驗,但實際結果讓我感到非常意外,甚至超越了目前已經銷售的 iPhone 16。
在充電最引人爭議的地方是蘋果針對無線充電瓦數與 MagSafe 下的刀,而且甚至少了先進的 UWB 超寬頻技術,但我認為是沒差、甚至是無所謂可以忽略的。
首先,這支手機仍保有 Type-C 有線充電跟 USB 2 有線傳輸,並具備無線充電功能,這方面體驗跟 iPhone 一樣。
再者,關於最高充電瓦數來到 7.5W,而且不支援 MagSafe,以我使用來說,我會需要 MagSafe 比較多的時間點會用來做磁吸使用,好比說行動名片夾、錄音筆等等。
所以,我會建議大家要為它購買保護殼,而且是具備 MagSafe 的第三方保護殼,因為即使我是使用三星 Galaxy S25 Ultra,我同樣會需要購買具備磁吸功能的保護殼,但是,基於電池健康,我仍不建議大家使用第三方無線充電設備,尤其是無線行動電源,不管有沒有支援 MagSafe。
至於 UWB 超寬頻,可能在未來幾年內,大家對於 AirTags 的配件、電動車數位鑰匙需求提升,這時候才會受到高度關注,只是說蘋果連這也刀掉,確實有點勉強。
*蘋果獨家的附加價值:
既然刀掉這麼多,價格還超過台幣 2 萬元,值不值得購買,我認為大家可以看結論。我想要分享的是生態圈的概念,蘋果為 iPhone 16e 延續了 SOS 衛星求救服務、車禍偵測功能、保留藍牙 5.3、NFC 與 Apple Pay,並且維持了幾乎所有的 Apple 生態系功能,好比說支援杜比全景聲、杜比視界、HDR 10+、空間音訊播放、AirPlay、AirDrop 與最新的「iPhone 鏡像輸出」等等。
此外,iPhone 16e 也是出廠價格最低的 AI 手機,支援 Apple Intelligence 的所有功能,這方面主要還是得益於 A18 晶片,舉例來說,幾乎看不出破綻的照片,其實是透過「清除」功能而來。
藉由清除功能,我可以隨便圈選想要清除的地方,然後進行清除。
除了清除功能之外,舉凡影像樂園、備忘錄錄製音訊生成逐字稿、即時語音通話逐字稿等等都是很期待的功能,不過我自己個人比較期待的是「視覺智慧」,雖然 iPhone 16e 少了「相機控制」,但是透過自定義動作按鈕,還是可以快速啟用視覺智慧,當我們看到電影海報,拍下來之後,就可以將電影內容跟上映時間加入行事曆,也可以快速辨識動植物。
至於接下來升級的繁體中文版本,具體時間不確定,但是在這方面,我會比較期待書寫工具啟用 ChatGPT 擴充功能,讓 Siri 效果更為升級,好比說透過上述的視覺智慧辨識動植物之後,我甚至近一步結合 ChatGPT,給予一些建議,好比說澆水時間等等,這些是我也比較期待的地方,由於更新時間未定,姑且把它放在「附加價值」這個段落。
*總結:銷售上細水長流的 iPhone
如果以 iPhone SE 2022 來看這一代 iPhone 16e,那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大幅度的 iPhone 升級,但如果真的要我用一句話看待這 iPhone 16 系列新成員,那麼我會說,它是有史以來最平價的數字系列 iPhone。既是如此,那麼它適合下列五種人:
第一,2 萬元價位以下的 Android 用戶:我在第一次發 YouTube 的時候,看到很多人評論少了 MagSafe、無線充電閹割、GPU 閹割等等,這些人說的一點都沒錯,但是這些人我會認為他們適合更高階、更旗艦的手機,正如同第一波第一手評測 iPhone 16e 的少數 YouTuber 一樣,這些人的手機,幾乎都是 iPhone 16 Pro、Galaxy S25 Ultra、X200 Pro 之類的旗艦機,回過頭來看這樣的手機,多少會失去一些中立的判斷,坦白說,一開始我也是如此,但是我看了自己頻道留言區大家的留言,跟幾位身邊手拿紅米手機、OPPO Reno13,甚至是舊款三星 Galaxy A53 以前的用戶,它們的效能、電池健康度基本上已經跟不上時代,這些人要的就是 2 萬元價位、換機續約 0 元的手機,對於功能要求並不高。
具體來說,他們對於 AI 不感興趣、甚至連 MagSafe 是什麼都不知道,過去使用的手機連磁吸對位都沒有,希望拍照夠用、最好電力長一些,甚至連效能都不追求的人,那麼 iPhone 16e 將會是他們目前甚至未來兩年內,市場上最值得換的手機,換句話說,它將會是一支在銷售業績細水長流的手機,在一兩年之後, Apple Intelligence 更為人接受時,這些人回過頭來看這支手機的價格跟跨平台體驗感受,一定會有所興趣。
第二,iPhone 14 以前的釘子戶:正如前面所說,這支手機的體驗定位,我會評價是「酷似 iPhone 14 的升規版 iPhone 15」。所以對於現有的 iPhone 族而言,尤其是 iPhone 8、iPhone 7 的用戶,他們對於 Apple 體驗有一點既定的認知,甚至家中已經有 iPad、Mac、Apple TV、HomePods、AirPods 這些蘋果生態系任一、或任二以上的產品,這時候不管是換機優惠、或者舊機換新機,或是續約 iPhone 16e,我相信帶回家,各方面都會感受到用機體驗的「躍升」。
第三,iPhone SE 2020 以前的用戶:就是因為平價,所以它會有一些帶有 iPhone SE 的影子,只是因為 128GB 價格已經來到 NT$21,900,我跟多數第一波評測手機的一樣的建議,那就是不用搶第一波,可以等之後通路商在 618、雙 11、雙 12 促銷來購買,一方面是手機真的已經到了需要更換的時間點,一方面,大家等待的只是一支划算的「新 iPhone」而已。
第四,現有 iPhone 16 系列商務用戶:他們需要一支平價 iPhone 來做輔助使用,好比說上班的時候當作公務機,平日或下班的時候換回自己喜歡的 iPhone 16 或 iPhone 16 Pro。
第五,創作者或 YouTuber:好比說類似像我這樣的影音創作者,我需要低預算來切換除了 iPhone 16 Pro Max 的拍攝鏡位,那麼可以拍攝 4K@30、4K@60 的 iPhone 16e 將會是個划算的好選擇。